怎样做好自己和家人的心理防护
疫情已经好转,在常态化疫情防控时期,我们怎样做好自己和家人的心理防护呢?
一是接纳自己负面的情绪。
因为负面情绪是消除不了,我们不能去消除,只能去减缓。要减缓,最主要的要接纳自己的负面情绪。怎样去接纳呢?
新冠病毒肺炎爆发至今,大部分都进行了居家隔离,不外出,不聚会,出门戴口罩,勤洗手等等这些防护措施。武汉没有解封的那段时间,我每天下楼倒垃圾,都会戴着口罩,穿着专门的外套、鞋套。戴着手套提着垃圾,不坐电梯,走楼梯去扔垃圾。我这样做,我的内心也是会有一些担心和恐惧。这个春节,从大年初二到现在,我也一直在进行电话的心理援助工作,每天都会接到几个因为新冠肺炎带来躯体的不同感受、心理有不同程度恐惧的来电者,说实在的,我听到更多的是他们对已经确诊、疑似的这种恐慌的心理,他们会经过倾诉和心理安抚之后,这种担心和恐慌会得到一些缓解。那这是他们知道来进行心理求助,那有的人没有或者不知道进行心理救助的,他们真的是默默地在承受着这种心理的煎熬和痛苦。
那为什么会产生紧张情绪,因为新冠肺炎它打破了我们自己原有的平衡和承受能力,超越了我们的应对和预期能力。所以我们会有这些情绪:恐惧、迷茫、焦虑、无助、愤怒、担心、害怕、忧虑等。大家现在面对新冠肺炎的疫情,健康和自由有了一些限制,担心会生病、担心会被传染,这都是正常的。其实,我们的这种情绪表现是一种保护机制和生存预警。在历史上,人类产生的恐惧一般有六种:对贫穷的的恐惧,对批评的恐惧,对疾病的恐惧,对失去爱的恐惧,对年老的恐惧,对死亡的恐惧。目前大家对新冠病毒产生的就是对疾病、失去爱、死亡的这些情绪,这是我们正常情绪的反应。
在这里,我给大家分享一个概念――感觉剥夺。
这是心理学家做的一个实验,参加实验的学生被关在一个房间里,戴上手套和眼镜,让他们静静地躺在那里,当时大家还挺高兴的,因为参与者还有奖励。但是第二天,有些人就改变了想法。过了几天之后,大家就有些烦躁不安,精神涣散了,甚至有的人还出现了一些幻觉。这说明大家与外界没有过多的交际交流时,人们就会出现一些焦虑、忧虑等情绪反应。
理性思考在这次抗击疫情中,党和政府采取的积极防控措施和防控成效,减少从众行为,用客观事实让自身因疫情产生的负面情绪得到控制。
二是增强心理免疫力。
对新冠肺炎来说,防控最好的方法就是提高免疫力,而心理免疫力尤为重要。我们可以尝试着做一些心理建设,也可以打心理援助热线,现在全国大部分地区都开通了心理援助热线,基本上都是24小时的,您可以拨打这个电话。总之,就是做自己的喜欢的事情和没有完成的事情,从而来转移我们对新冠肺炎的注意力,强化自身的正向情绪 。
我们刚才说提高心理免疫力,心理免疫力喜欢什么呢?它喜欢营养均衡的饮食、充足的睡眠、规律的生活、酣畅淋漓的运动带来的愉悦感受。心情愉悦了,我们身体内在也会产生心理免疫力。理解、支持、爱、乐观向上的心态,才能更好地对抗新冠病毒。我们一直认为正能量的人走到哪里,哪里就欢迎;走到哪里,哪里就受益;走到哪里就能照亮哪里,哪里就会有光,就有温暖。
三是心理的自我救助。
(一)要审视接受自我。爱自己,接纳自己的情绪,允许自己的有不快乐,允许自己的有七情六欲,学会在危机中成长,让自己变得更成熟一些,看问题更理性一些。可以静下心来列一个计划清单:比如说近期、近几年、进入中年后、老年后的计划,甚至一生的计划。
(二)这个时候是教育孩子的最好机会。当我们的孩子问其有关新冠肺炎的这个问题时,我们可以趁机给孩子进行生命安全的教育,教他们怎样爱惜自己的身体,珍惜自己的生命,养成好的生活习惯,从此改变坏的习惯。
(三)有技巧的做好家人沟通和情绪疏导。当家人有急躁的情绪时,我们要和家人好好沟通,不能用情绪来沟通,要有技巧地进行沟通。比如说:孩子不愿意呆在家里,老人出门不愿意戴口罩等等。总之要和善地达到劝阻的效果。
我们平时都忙于工作,盯着看手机。在这个时刻允许和自己独处一会。请大家和我一起做,请轻轻闭上您的眼睛,做三次深呼吸,伸出您的双手交叉放在胸口,和我一起说:亲爱的身体您好,前段时间我很焦虑,很恐惧,惹您生气了,可是您一直不离不弃,时刻陪伴着我,对不起,请您原谅我,原谅我在这个情绪中呆的太久了。现在我已经接纳了自己,理性认识了焦虑和恐惧,我要和您一起好好地活着,健康快乐地活着,爱惜您,善待您,感谢您。和父母、家人、孩子、好好相处,用爱自己和他们的方式去战胜新冠病毒,学会在危机中成长,在成长中学会面对危机。亲爱的身体,谢谢您!我永远爱您!
(湖北省红十字会心理救援队 心理咨询师 季青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