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登录
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业务工作 > 人道资源动员

襄阳90后护士赴汉捐髓为4岁男孩送去“生命种子”

“见惯了生死,反而更加觉得来到人世间走一遭不容易,能有机会帮助一位患者甚至一个家庭,太有意义了!”

9月26日上午来自襄阳某三甲医院的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护士李浩(化名)躺在武汉市中心医院的一间特殊病房里,手上插着粗细不同的管子,鲜红的血液从他身体里缓缓流出,他将为一名素不相识,患有再生障碍性贫血的 4 岁小男孩捐献造血干细胞,使他重获新生。

用李浩的话说:这次造血干细胞能完美配型成功,也让我有了一个弟弟。

从小就有治病救人的梦想,争着扮演 " 小医生 "

1997 年出生的李浩是襄阳某三甲医院呼吸与重症医学科的一名护士。李浩从小就有治病救人的梦想,小时候玩 " 过家家 " 游戏时,他也总是争着扮演小医生。" 小时候觉得医生很神圣,能治病救人,所以就想以后当医生护士。" 李浩说。

在学校学习的过程中,李浩初次与 " 髓 " 结缘,知道了有捐献造血干细胞这一神圣的事情,也产生了捐髓的念头," 因为学医的缘故和课程设置,一般涉及医学的事情或多或少都会了解一点。" 李浩对记者说,在大学期间,他还了解过无偿献血,因为学业和各种琐事,一直没有去成。

在参加新入职员工岗前培训时,襄阳市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为他们介绍了中华骨髓库,让李浩更加了解了这一捐献造血干细胞的意义。

李浩同事介绍,他们科室工作量大,李浩每周只能休息一天,但他从不抱怨。遇到同事忙不过来时,他还总是牺牲休息时间,主动帮忙。他很有爱心,工作特别上进。

毅然决定填写捐髓申请表,以另一种方式延续生命之光

红十字会的宣传介绍,让李浩捐髓的念头更加强烈。听完宣传后,李浩毅然决定填写申请表,成为中华骨髓库的一名志愿者。

李浩是家中的独生子,倍受父母和长辈疼爱,当得知其要去捐献骨髓时,父母和长辈怕捐髓对他身体不好,非常担心。母亲觉得我是个男孩还没有成家,害怕捐骨髓会对我将来的生活有影响。

李浩的父亲说,当时他对这方面完全不了解,肯定是有所反对," 后来,孩子也反复讲解了造血干细胞捐献知识,我们也上网查了这是一件善事,不会对今后的生活产生不良影响,就支持了他的想法。"

李浩做通长辈的思想工作,毅然踏上了爱心旅程。" 加入那天我非常开心。" 李浩说,他明白身为医务人员,自己除了治病救人,还可以通过另一种方式来延续生命之光。

李浩说,他在呼吸与重症医学科工作,每当看到那些病人无助和对生命渴望的眼神,心情难以平静。" 如果一个举动能够挽救一个人的生命,就是点亮一个家庭,无论怎样都是值得的。 "

用 " 髓 " 完成一场生命接力,有了一位小弟弟

2023年 6 月上旬,李浩接到襄阳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电话,告诉他的造血干细胞血液样本与一位身患地再生障碍性贫血的 4 岁男孩初步配型成功。" 我们征求意见,问及他还愿不愿意捐献时,李浩用坚定地语气说:‘愿意’。" 襄阳市红十字会相关负责人说,身为护士的李浩深知几十万分之一的配型成功率非常不易,于是毫不犹豫地表示愿意捐献。

2023年 8月,李浩又进行了高分辨检测采样,结果显示他与患者的 HLA 配型相吻合。

2023年 9月中旬,李浩正式接到湖北省红十字会骨髓库通知,他可以捐献造血干细胞了。于是,李浩欣然签署了《捐献造血干细胞同意书》。

经过 3个小时的采集,李浩顺利完成了造血干细胞的捐献,将用 " 髓 " 完成一场生命接力。" 如果捐献成功的话,我相当于有了一个小弟弟,希望他能够健健康康地成长。"

李浩告诉记者,等捐献结束后,他会积极投身到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宣传工作中,让更多的市民了解捐献知识,为生命续航。

记者了解到,李浩是全国第16106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也是湖北省第 598 例造血干细胞捐献。

来源:武汉广播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