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湖北省红十字会赈济救护部党支部以提高党建工作为主线,不断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以建设“五型”支部为抓手,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统筹谋划核心业务工作,当好人道领域助手,全面提升“三救”能力。
一、建设政治型支部,提升党员干部凝聚力
坚持将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上级决策部署和重要工作要求作为支部的首要任务。支部党员干部始终在思想、政治和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支部建立工作和会议台账,确保重要文件学习和重要工作任务贯彻落实到位。以实际行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坚持重大事项集体决策和请示报告制度,落实“三会一课”,充分运用组织生活会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锤炼支部党员干部党性修养。
二、建设学习型支部,提升党员干部战斗力
坚持“思想引领、学习在先”。充分发挥支部主题党日活动学习引领作用,落实每月支部主题党日集中学习制度,制订支部学习计划,明确重点学习内容,全年开展支部主题党日活动12次,组织主题教育学习研讨2次,支持青年党员干部参加会机关青年读书会学习研讨。坚持“学以致用、以学促用”。支部组织党员干部利用主题党日活动时机,围绕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及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等学习主题,结合“三救”工作特点开展交流讨论,带动党员干部积极思考,深入交流,切实学思践悟,引导党员干部把学习成果不断转化为解决问题、促进工作的过硬本领。
三、建设实干型支部,提升党员干部执行力
认真履职尽责,以实干的作风扎实推进“三救”核心业务工作。应急救援工作行动迅速。紧急派遣中国红十字(湖北)救护转运队驰援北京防汛救灾,筹集、调拨价值463万余元救灾款物支援北京、河北等地;募集价值2110万余元救灾款物,支援甘肃、青海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筹集价值821万余元医疗物资,支持四川、黄石等地开展健康防疫。应急救护培训成效明显。全年累计宣传普及应急救护知识和技能208万人次,培训救护师资685人、救护员21.1万余人。全年应急救护培训持证数量在总会应急救护服务平台位居全国第二。参加第七届全国红十字应急救护大赛,1名选手获得全国第4名,荣获单项二等奖。人道关怀温暖民心。2023年元旦、春节期间,在全省范围内开展“红十字博爱送万家”活动,全省筹集款物568.61万元,17个地市州的2.8万余户贫困家庭约11.4万人受益。开展“敲门行动”,使用财政资金133万元采购“博爱家庭健康包”22167个,为省内困难群众发放防治新冠药品。开展“世界防治麻风病日”慰问活动,慰问十堰麻风防治中心受累者和医务工作者。项目建设助力乡村振兴。联合省农业农村厅和省乡村振兴局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红十字“博爱家园”建设助力乡村振兴工作的意见》,高质量完成51个博爱校医室、6个农村博爱家园和3个应急救护培训基地项目建设。助力乡村振兴工作,支持帮扶村排水沟渠和太阳能路灯改造等基础设施建设。深入基层参与社会治理。支部党员积极参与社区值守和社会治理工作,在下沉社区开展困难群众慰问活动,促进业务工作更接地气。
四、建设创新型支部,提升党员干部创造力
创新活动载体。联合省交通厅、中国铁路武汉局集团有限公司开展2023春运“交通救护伴行”活动,为492个交通运输场站配发1万个“出行便携急救包”,保障春运期间旅客出行安全。数字赋能“世界急救日”主题宣传活动,面向华中师范大学师生开展应急救护知识宣传普及,展示并配置急救设备,提升校园应急救护实力和应急响应能力。开展第15个全国防灾减灾日活动,全省红十字系统积极开展防灾减灾培训和演练活动,红十字会社会影响力进一步增加。加强业务宣传,全年发表“三救”工作宣传报道26篇,其中一篇被湖北日报转发。丰富活动形式。赴大悟县白果树湾宣化店教育基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弘扬红色文化精神,传承红色基因;结合主题教育为民办实事活动,支部组织党员干部在重阳节前夕赴帮扶村慰问困难老人。
五、建设廉洁型支部,提升党员干部免疫力
加强纪律教育。认真学习《党章》《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等党规党纪,积极开展以“大力弘扬清廉守正、担当实干之风”为主题的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教育活动,集中观看廉政教育系列专题片,支部书记讲廉政党课,赴廉政教育基地现场教学,通过经常性廉政教育引导全体党员干部增强纪律意识和规矩意识,铸牢党员干部思想防线。加强日常管理。每季度开展1次党员干部思想动态分析,深入交心谈心,做好重大节假日节前廉政提醒,严格落实重大事项请示报告、项目采购管理等制度,全方位做好廉政风险防控。加强作风建设。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减少发文数量,规范培训办会工作流程,持续保持支部文风会风和工作作风,杜绝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营造干事创业、团结协作、担当作为的良好氛围。
来源:省红十字会赈济救护部党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