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筑牢未成年人生命安全防线,英山县红十字会今年创新举措,精准发力,打出“立体防护、安全宣传、急救普及、设备增援、景区护航”五招组合拳,在全县范围内构建起全方位、立体化的防溺水安全防护体系,为孩子们平安度夏保驾护航。
立体防护护水域,科技人防织密网
聚焦城区重点水域安全,英山县红十字会联合县公安局特巡警大队,自7月中旬起,在城区两河口大桥至东门大桥核心河段(约3公里),实施“空天地”一体化巡防。每周五至周日晚间重点时段,无人机升空担任“空中鹰眼”进行全域巡航监控,红十字志愿者与公安干警组成“岸边巡逻队”细致排查劝导,救援艇作为“水面卫士”随时待命。这套“无人机巡航+岸边巡逻+水面巡查”的立体防控网运行一个多月来,已成功劝阻危险下水行为60余人次,有效实现了对重点水域的全天候、无死角监控与快速干预。
安全宣传入人心,童心筑起防护墙
将防溺水安全教育前置,深入童心。县红十字会依托覆盖全县各乡镇村的“爱心托管班”阵地,组织志愿者化身“安全老师”,开展趣味化、体验式防溺水宣讲。志愿者们运用童言童语、互动游戏、情景模拟等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方式,生动讲解危险识别、安全避险和同伴落水科学呼救等知识,让安全常识真正“听得懂、喜欢学、记得牢”。目前,此项活动已惠及600余名未成年人,在孩子们心中深植安全意识的种子,从源头上预防溺水事故发生。
急救普及强技能,守护生命在身边
提升公众应急救护能力,是挽救溺水生命的关键。6月至7月,英山县红十字会将防溺水急救作为核心内容,组织专业师资力量,深入社区、村组,开展系统化、实操性的应急救护技能培训。培训内容紧密结合溺水场景,重点教授溺水识别、自动体外除颤器(AED)使用等救命技能。截至目前,已累计培训基层群众超400人次,显著提升了施救人在溺水突发事件中的快速反应与科学施救能力,为守护生命争取宝贵时间。
设备增援保应急,岸边架起生命线
完善应急救援硬件设施,确保关键时刻“救”在身边。7月底,英山县红十字会在城区“一河两岸”及部分乡镇水库等溺水风险较高区域,新增布设60余套标准化、醒目的“一圈(救生圈)一杆(救生杆)一绳(救生绳)”应急救援设备点。此次布设是对去年已建设备的重要补充和加密,旨在实现关键点位救援设备的科学布局、触手可及。这些岸边的“生命守护站”,为第一时间开展现场救援提供了坚实的硬件保障,架起了挽救生命的桥梁。
景区护航系安全,欢乐戏水有保障
针对暑期热门的漂流等高危水上旅游项目,英山县红十字会自8月初至9月,每周末组织10余名专业志愿者,进驻毕升大峡谷、桃花冲等漂流景区,开展专项安全护航行动。志愿者们不仅为景区安全员、护漂员配备急救包并强化急救技能复训,提升其应急处置能力;更在起漂点严格核查每一位游客的头盔、救生衣等防护装备的规范穿戴情况,守好安全第一关;同时,在急流、险滩等关键河段实施伴随护航或定点守望,动态监控,随时准备应对突发状况。此举为游客的“水上欢乐行”系紧了“安全扣”、拧牢了“安全阀”。
英山县红十字会通过这环环相扣、扎实落地的“五招”举措,倾力编织了一张“预防为先、干预及时、应急有力、重点突出”的未成年人防溺水立体安全防护网。县红十字会负责人表示,将持续深化各项举措,全力以赴守护每一个未成年人的生命安全,让孩子们的夏日戏水时光充满欢乐与平安。这场关乎生命的守护行动,将一直持续至金秋九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