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清晨的一场大雨驱散了炎热的暑气,也让许影(化名)有些激动的心慢慢平静下来。对她而言,今天是值得纪念的日子,她将为一位血液病患儿捐献造血干细胞,为ta重启“生命之门”。
许影是湖北襄阳人,曾在天津上大学。大二那年,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得知学校和天津市红十字会将联合举办造血干细胞宣传招募活动,便主动报名参加。在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引导下,许影认真填写了《中华骨髓库入库志愿捐献者登记表》、排队贴码、抽血取样,顺利完成所有流程。那天她高兴地发了一条朋友圈,很多人问她为什么会加入中华骨髓库,她用一个问句做出了回答——“能够帮助到有需要的人,不是很有意义吗?”
2023年4月,一通来自天津的电话让许影惊讶不已。“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告诉我和一名患者初配成功的时候,我整个人都是懵的,没想到这么小概率的事情真的发生在了我身上。”缓过神后,许影毫不犹豫便同意了捐献,因为她知道“这不仅是挽救一个生命,更是挽救一个家庭”。
因为许影毕业后在武汉工作,此次捐献工作便由天津市红十字会和湖北省红十字会协同完成。在湖北省红十字会骨髓库工作人员的陪同下,许影积极配合完成了高分辨检测和体检,完全符合捐献造血干细胞条件。
7月14日上午9点半,采集正式开始。由于血管不明显,许影被扎了两三次才成功,但她一直没有喊疼。护士们都夸她,“小姑娘好坚强啊,有的男生扎针时都会疼的喊出声来呢!”许影答道,“我感觉还好,没有想象中那么疼。”
造血干细胞采集过程中,捐献者需保持平躺姿势,手臂不能弯曲,手掌需要不停地捏弹力球。而且采集时间较长,捐献者会因此产生一些不适症状。但想到远方的患者正在等待这份重生的希望,身体的不适被许影抛之脑后,“小朋友一直在和病魔顽强抗争,和他比起来,我这点不舒服根本不算什么。”
7月14日11点半,“滴”的一声,随着血细胞分离机运作结束,许影成功捐献了100ml造血干细胞混悬液,她是全国第15631例、湖北第586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看着采集袋中鲜红的“生命种子”,许影激动地说:“希望小朋友从此能远离病痛,平安健康地长大,快快乐乐地迎接崭新的人生。”
来源:长江云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