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登录
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业务工作 > 应急救护

宜昌市:建成11个红十字水上救护站

  • 2025-11-18 17:28
  • 来源:三峡日报
  • 阅读:17次
  • 字体:默认超大

近日,在长阳清江水域,一场由红十字会组织的水上救援演练有序开展,队员操作桨板,迅速对模拟“落水者”实施救援,展现出专业的应急处置能力。

今年以来,宜昌市红十字会聚焦推进省、市民生项目,全力推进“水域守护、救在身边”行动,成功打造“水上红盾”党建服务品牌,入选2025年市直机关服务品牌典型案例。

市红十字会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与多部门协同联动,不断增强水上安全防护合力。目前,全市红十字水上救护志愿服务队拥有骨干志愿者330余人,其中党员占比超过40%。自2024年以来,全市累计投入96.4万元,在重点水域建成11个红十字水上救护站,配备救生艇、桨板、AED等专业设备。

“红十字水上救护站实现了人员、装备、信息的有机整合。”市红十字会综合业务部工作人员彭维介绍,通过标准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各站点始终保持良好运行状态,为水上安全提供了坚实保障。

在筑牢救援防线的同时,“水上红盾”注重“防”字当头,积极构建“预防控救”全链条服务体系。通过大数据分析研判风险点,推动安全宣传“精准滴灌”。线上广泛普及水上安全知识,线下推动“安全课堂”走进暑期托管班、夏令营等场所。截至目前,累计开展各类培训320余场,覆盖群众超过15.4万人次。志愿者已成功劝离危险涉水行为7万余人次,实施现场紧急救援38人,切实将风险化解于未发之时。

“我们以党建为引领,着力构建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的生命安全防线。”市红十字会综合业务部部长郑红涛表示,“水上红盾”既是守护群众安全的重要载体,也是践行初心使命的生动实践。

“水上红盾”还注重传递品牌温度,通过挖掘党员先锋事迹,培育“长江枝盾”“沮漳卫士”“夔龙”“蛟龙”等子品牌,形成“一主多辅”的品牌矩阵,有效增强了社会影响力和公众认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