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登录
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业务工作 > 造血干细胞捐献

等待9年,80后建筑工人为陌生患者搭建“生命桥梁”

  • 2025-08-13 16:50
  • 来源:长江云新闻
  • 阅读:9次
  • 字体:默认超大

6月13日,来自襄阳的志愿者方原(化名)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成为全国第20294例、湖北第729例捐献者,为远方的一位血液病患者送去了生命的希望。

方原是襄阳某建筑公司的一名员工,曾参与襄阳卧龙大桥、东津大桥等项目的工程建设。多年前,方原在电视上看见“当代雷锋”郭明义无偿献血7万多毫升的先进事迹,被他无私奉献的精神深深感动。于是,方原也开始参与无偿献血,目前已累计捐献血液4700毫升。2016年4月,他加入了中华骨髓库,期待着将来和某位患者匹配成功。

医学表明,非血缘关系之间的造血干细胞匹配概率只有万分之一甚至十万分之一,每一例捐献都被视为生命的奇迹。九年时间过去,方原一直没有等到配型成功的通知。直到2025年3月24日,方原接到了襄阳市红十字会的电话,得知自己和一位血液病患者初步匹配成功。“以前我都是修桥修路,这次我要帮患者搭建‘生命桥梁’了,实在是难得的缘分。”善良的方原毫不犹豫地答应了捐献。

由于造血干细胞捐献遵循“供患双盲”原则,方原不知道患者叫什么名字、住在哪里,只知道对方是个可爱的小朋友。方原心疼地说:“孩子生了大病,家长该有多么担心啊。我也是做父亲的人,非常理解患者家属的心情。希望我的捐献能帮助他们一家人渡过难关。”

6月9日,方原开始为期5天的动员剂注射,以促进造血干细胞大量生长并释放到外周血中。这让他出现了肌肉酸痛的症状,但他的捐献意愿从未动摇。他说:“医生说过,这些不舒服是正常现象,等捐献结束了就好了。疼的时候我就想点别的,分散自己的注意力,没什么可焦虑的。”

6月13日,在襄阳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陪同下,方原顺利捐献了190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他为患者送上了最真诚的祝福:“希望小朋友早日康复、健康成长,希望他们一家人从此无病无灾,有一个全新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