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就被教导要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我想这也可以作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事情”。2月21日,在这个春始万物生的日子里,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迎来了全省第503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牛先生。
上午10点30分,牛先生安静地躺在病床上,接受造血干细胞的采集。记者看到,病床旁边摆放着一台采血机,医务人员正在不停地调试着,鲜红的血液从他的体内源源流向机器。
武大中南医院负责采集工作的一位医生告诉记者,采集造血干细胞其实很简单,血液从静脉引出,然后经过一个专门采集的机器进行分离,机器将需要的造血干细胞分离后留下来,而血液里的其他成分又回输到他的体内,机器就是这样不停地工作3个多小时,一直到采集足够的量后就会自动停下来。
牛先生今年29岁,来自湖北荆门,目前是武汉卷烟厂的一名职工。2013年,牛先生在一次大学校园无偿献血活动中了解到造血干细胞捐献的相关知识,当即留取血样加入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
牛先生坦言,如今独生子女居多,成功配型难度大,多一个捐献者加入,就多一分成功配型的希望。去年11月,牛某接到配型成功的电话,在与家人一番沟通后,牛先生毫不犹豫地答应如期捐献。
从不理解到理解并支持,牛先生的家人也对造血干细胞捐献有了新的认识。牛先生告诉记者,一开始家人听说他要捐造血干细胞,觉得挺可怕的。因为不了解捐献的过程,怕对他的身体造成伤害。后来,牛先生给家人解释清楚了,家人也就放心。
生活中的牛先生幽默开朗,深受朋友的喜欢。在工作中,牛先生积极上进,是领导眼中的得力干将,也是同事心中的给力“队友”,牛先生这次请假来捐献,同事们都争抢着要分担他的工作。
“我其他的方面有可能会比较平庸,但在造血干细胞捐献这件事上,我很庆幸能用自己的‘天赋’,为社会做一点微不足道的贡献”。牛先生的爷爷和父亲都是党员,而他也即将成为一名党员,他希望将父辈们甘于奉献的精神传承下去。
在采访的最后,牛先生为受益者留下“春始万物生”的寄语,希望患者能尽早康复、回归正轨,在这个万物生长的春天迈向新的人生。
来源:长江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