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恩施州宣恩县红十字生命体验馆里,20余名中小学生对老师提出的问题纷纷抢答,气氛十分活跃。当天,县红十字会、县科协联合举办“走近科学 青春自护 健康生活伴我行”青少年寒假生命教育和科普知识普及活动,通过开展知识讲堂、模拟演练和知识抢答的方式,让孩子们了解无偿献血、心肺复苏、AED(自动体外除颤仪)操作等方面知识。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青少年工作,关心青少年成长成才。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不同场合表达对青少年的殷切期望、浓情厚爱以及对做好青少年工作的深切厚望,为新时代青少年事业发展指明前进方向。在成长的路上,绝不让任何一个孩子掉队。这既是一份庄严承诺,也是做好新时代红十字青少年工作必须扛在肩头的责任。
开展生命教育,让孩子们学得更多
“以后不管是在学校还是家里,发生这样的突发情况,我知道该怎么做了。”来自宣恩县清江外国语学校的7年级学生刘依依在进行心肺复苏模拟演练后高兴地说,回家后会把学到的知识教给爸爸、妈妈和奶奶,让全家人都会应急救护。利用寒假时间开展生命教育知识普及活动,是县红十字会深入开展应急救护知识进校园的一个缩影。
为提高广大青少年的安全意识和应对突发事件的避险自救能力,宣恩县红十字会以“校内+校外”的方式多渠道推进青少年生命教育工作。一方面,将应急救护知识纳入开学第一课、军训、健康课堂等,并通过开展“少年急救官”“应急救护知识进校园”等活动,打造校内生命教育阵地;另一方面,以部门联动、资源共享的方式,在校外建成全州首家微型生命体验馆,通过场景式、体验式、实践式教育开展青少年安全自护教育,进一步提高青少年的安全意识和应对突发事件的避险自救能力。
不仅如此,宣恩县红十字会还积极向上争取“博爱校医室”“百校人道公益荆楚行”等项目,为学校建设“博爱校医室”,配备急救模拟设备,设立校内生命安全教育体验室,让孩子们时刻感受到应急救护“救”在身边。
成立教育基金,让孩子们飞得更高
“获得这份奖励,对我既是一份荣誉,也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我将以此为动力,在以后的学习中更加刻苦努力,以优异成绩回报学校和社会。”因2024年春季学期考试成绩优秀,获得“振兴一中”教育基金奖励的县一中310班学生张亚涵颇有感触地说道。
为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教育的氛围,让每个孩子都拥有人生出彩机会,宣恩县红十字会主动与县一中沟通对接,共同发起成立了“振兴一中”教育基金,按照尊重意愿、专款专用原则,募集资金120余万元,用于奖补学校因病受困、成绩优秀、考取“985”“211”高校和获得县级以上有关荣誉的学生,为孩子们送上物质上的帮助和精神上的鼓励。
近年来,宣恩县红十字会把教育事业作为社会资源动员的重点方向,创新筹资模式,积极动员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参与教育公益事业,大力引导社会力量成立教育基金,搭建起社会力量支持宣恩教育发展的重要平台。截至目前,全县成立教育基金5支,共筹集资金154.61万元,2024年为近600名学生发放资金21.3万元。
实施精准救助,让孩子们行得更稳
“幸亏有这样的好政策,给我家帮了大忙。以后我病好了,就可以跟爸爸和姐姐一起去赚钱了。”说起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大病儿童救助项目,16岁的小谭满怀感激。
小谭是李家河镇人,家里6口人,除父母外,还有1个姐姐和2个妹妹。2023年1月,小谭学习时突感眼睛不适、视力下降,送医检查被诊断出白血病,预计后期治疗费自费超过5万元。小谭母亲是聋哑人没有劳动能力,2个妹妹正在上学,由于自己视力下降且因病浑身乏力,姐姐只能辞职照顾自己起居,并定期送自己到100公里外的医院化疗,家庭的重担全落在小谭父亲一人身上,可父亲每个月不到4000元的收入对于小谭治病和家庭开支仍然杯水车薪。得知这一情况,县红十字会积极向小谭家人宣传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大病儿童救助项目,并帮其申请救助资金3万元。
如今,该项目已成为宣恩县儿童医疗保障体系和政府医疗救助的有力补充。近年来,县红十字会采取实施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大病儿童救助项目、开展“博爱送万家”活动、举办“天使之旅”先心病患儿筛查救助行动等方式,减轻先心病、白血病等患病学生家庭的经济负担,避免因病返贫,确保每个孩子得到必要的医疗救治。2024年,累计为252户困难家庭发放6万元物资,患儿义诊100余人,开展先心病、白血病患儿救助5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