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登录
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 省会动态

湖北省红十字会召开博爱家园项目工作现场会

  • 2014-04-11 00:00
  • 来源:原创
  • 阅读:160次
  • 字体:默认超大

    4月9日至11日,湖北省红十字会博爱家园项目工作现场会在宜昌市夷陵区项目点所在地雾渡河镇三隅口村召开。省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贺方红出席现场会并讲话,专职副会长郑军参加现场会。全省博爱家园项目所在地红十字工作者40余人深入山区农村社区实地考察,9个项目点的红十字工作者交流介绍了经验,举办了相关业务培训,并就下步工作进行了部署安排。


    夷陵山区春意盎然。贺方红与广大红十字工作者深入雾渡河镇三隅口村,实地察看项目建设情况。在红十字博爱卫生站,在红十字博爱家园避险广场,在应急救护培训会议室,在红十字运动知识宣传橱窗前,鲜红的“人道、博爱、奉献”牌匾映入眼帘,红十字标识到处可见。广大红十字工作者不时驻足,察看实物,翻阅资料,观摩成果,记录、拍照、录音,与围拢上来的村干部和村民交谈,干部群众畅谈了对红十字精神的理解,对项目建设的意见和建议。“142户房屋旧瓦换水泥瓦,泥土面墙刷白,让邻村的香龙山村羡慕不已,”村支书张沛勇言语自豪地告诉大家,“省红会项目资金到位后,我们通过自筹和村内企业赞助,撬动了5倍的资金。”“往年风灾一来,半夜听着心惊肉跳,瞪着眼到天亮,现在娃们终于能睡个安稳觉了,红十字会,做了大好事。”一位村民急不可待地接过村支书的话茬。“全村12个村组,近700人,满当当4天,讲的都是管用的。”一位上了年纪的老大爷对应急救护知识培训仍记忆犹新。“一个组一个救护员,一个家一个救护明白人,这望会长每次开讲,都是这话。”村民口中的“望会长”,便是区红会副会长望开春,年过50仍激情不减。一路上,广大红十字工作者感受着村民们对生存环境美化后的惊喜,对村容村貌改观的骄傲,对家园一天天变化的幸福笑容。


    在经验交流后,贺方红指出,近两年来,省红十字会争取总会、香港红会和省财政资金,通过有效撬动和整合资源合力打造9个“博爱家园”项目,实施取得了超过预期的效果,在防灾减灾、硬件软件、基层组织、生计发展等方面探索创新了做法,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反响,这无不饱含着基层同志们的心血和汗水。博爱家园项目是红十字会参与社会管理、适应时代要求的重要实践;是履行职能职责、发挥人道为民独特作用的重要平台;是打造形象、提升红十字公信力的重要载体;是展示加强自身建设水平、提高履职能力的重要途径,意义重大而深远。


    贺方红强调,博爱家园项目以“防灾减灾、应急救护、健康促进、生计发展、人道传播、志愿服务”为主要内容,涵盖红十字核心业务、组织建设和阵地建设,是红十字会依法履职的契入点,是平台、载体。两年多来,项目以点连线、以线连片,红十字旗帜已插在了大山深处、乡村社区,初步形成了总会、境外、社会和省会项目四位一体的项目工作格局。项目实施积累了五条宝贵经验,值得借鉴学习。一是思想重视,组织有力;二是深入实际,计划周密;三是流程规范,运行有序;四是贴近民生,惠及民众;五是检查督导,全程跟进。


    他要求,业已形成的阵地必须坚守,不能丢弃,要坚持做到“巩固、发展、提升”。第一,要健全工作体系,完善工作机制,持续、延伸、跟进,在培育上下功夫;第二,进一步拓展项目领域、空间、内容和范围,红十字“三救、三献”核心业务要在项目中充分展示;第三,要提升品位和影响力、公信力、凝聚力、感染力、向心力,将百姓凝聚在红会旗帜下,发挥好独特优势与作用,让红十字会与民生永远联系在一起。必须总结经验,发扬成绩,推进行动,精心实施好今年的博爱家园项目,同时做好景区红十字急救站、重度失智老人救助、“魔豆”爱心工程、“天使阳光基金”和“小天使基金”等项目,还要不断开发、引进和寻找新的项目。当前,红十字事业开创了崭新局面,我省红十字事业发展也进入新的历史时期,迈上了新台阶。全省红十字会系统必须统一思想认识,认清形势,提振精神,以“四项行动”为载体和平台,要行动、在行动、会行动,在行动上下功夫,在落实上见成效,推动红十字事业不断取得新成就。


    郑军在对过去工作回顾总结的基础上,对博爱家园项目的认识、理解和把握进行了深入解读,对今年项目实施工作提出了总体要求,并做出了具体安排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