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登录
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 各地动态

武汉市:红十字会开展2025年第二期水域救援培训演练

  • 2025-09-11 15:17
  • 来源:武汉市红十字会
  • 阅读:56次
  • 字体:默认超大

9月5日,武汉市红十字会在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基地举办2025年第二期水域安全应急救援培训演练,来自全市各区的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应急救援志愿者及市红十字救援队队员共52人参与培训。本次活动通过“理论授课+实战演练”的模式,系统强化救援人员应对复杂水域环境的专业能力,为城市水域安全防护体系建设夯实基础。

图片

上午的理论课程聚焦“科学救援”核心主题,由主讲老师高明围绕案例剖析、自救技能、施救原则等模块展开教学。在案例分析环节,培训老师通过正反案例对比,深入解析盲目下水、无预案救援等行为导致的悲剧教训,同时结合救援志愿队伍的实战经验,提炼出“岸上优先、器具优先、团队优先、生命优先”的四大救援原则。‍

“每一次救援都是对生命的考验,必须用专业知识替代冲动行为。”高明在讲解中强调,针对未成年人救援,特别明确“禁止下水施救”的底线要求,应采取“呼救、寻助、物援”的间接救援方法,即通过大声呼救吸引成年人注意、拨打110报警、利用书包或空水瓶制作简易浮具等方式实施救援。 

图片

自救技能培训中,“一冷静、二呼救、三漂浮”的口诀让学员快速掌握关键步骤。培训结合武汉水域特点,详细演示了静水环境中的“水母漂”和流水环境中的“仰漂”技巧,通过动态示意图展示从慌乱到冷静呼吸的心理调节过程,并重点讲解了痉挛、呛水、漩涡等紧急情况的应对措施。

下午的实操演练在小月湖训练基地分模块展开,学员通过分组轮训掌握专业化救援技能。岸基救援区,参训人员使用抛绳包、伸缩救生杆、遥控救生圈等装备,反复练习精准抛投与拖拽技术,模拟对离岸10米处溺水者的快速施救;舟艇操作区,冲锋舟快速拆装、船外机故障排除、桨板平衡划行等科目有序进行,冲锋舟通过“O型”编队演练提升协同搜索效率;医疗急救组则重点训练溺水者上岸后的心肺复苏、脊柱固定等流程,使用呼吸球囊和脊柱板完成标准化急救操作。 

综合演练环节模拟“长江流域突发溺水”场景,全面检验团队协作能力:预警人员迅速疏散围观群众,器材组3分钟内完成救援装备部署,救援队员乘桨板从侧后方接近目标,配合抛绳包形成安全救援三角区。整个过程严格遵循“风险评估—分工协作—医疗衔接”的标准化流程,展现出专业救援队伍的快速响应能力。“武汉长江水文复杂,流速快、暗流多,必须通过实战化训练提升应变能力。”参训学员在演练后表示,培训让他们对水文风险识别和装备协同使用有了更直观认识。

2025年以来,市红十字会已累计培训水上救护志愿者超80名,红十字水上救护站成功处置险情20余起。相关负责人表示,红十字会将认真总结评估此次培训活动,进一步完善“理论-实操-实战”三级培训体系,通过定期组织技能复训和跨区域联合演练,不断提升红十字水域应急救援的专业化、规范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