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4日至5日,襄阳市红十字会党组成员、副会长万东明率调研组赴保康、老河口两地,围绕“红十字水上(景区)救护站建设及公共应急救护能力提升”开展专题调研。襄城区、枣阳市、老河口市红十字会及隆中景区、白水寺景区相关负责人分段参加。
9月4日,调研组一行到保康县尧治河村,实地考察全市首个红十字景区救护站——尧治河红十字景区救护站。该站自2022年建成运行以来,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优化服务流程,在景区应急救护、助力重大赛事、安全宣传和志愿服务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救护站负责人王飞讲解应急响应流程,襄城区、枣阳市红十字会及隆中景区、白水寺景区参会人员现场观摩学习。调研组认为,尧治河红十字景区救护站建设标准高、运行机制活、服务效果实,值得深入学习与推广。
在座谈会上,保康县红十字会党组书记王承鼎汇报“映山红”应急救护、“博爱保康红”网络筹资、“敲门行动”人道救助三大品牌创建情况。市红十字会表示,将进一步加大对保康县红十字工作的支持力度,在政策指导、资源调配等方面予以倾斜,推动保康红十字事业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发展,为全市红十字系统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保康经验”。
9月5日,调研组转战老河口市,深入汉江水域现场查看市红十字水上救护站建设运行情况。老河口市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刘丹汇报了救护站项目建设进展,以及日常训练演练、水域巡查救援等工作的开展情况。期间,现场进行无人飞翼救人实战演练,并就救护站项目规范化建设、日常高效运行提出针对性指导意见。
在座谈会上,参会人员深入了解2025年民生实事项目“公共应急救护水平提升行动”实施进度,以及红十字“三献”工作推进情况。市红十字会表示,要持续加大水上救护站建设力度,不断提升公共应急救护综合能力,推动科技与应急救援深度融合,切实为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筑牢坚实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