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下午,恩施州利川市红十字会邀请应急救护老师马建华为清江外国语学校师生近400余人进行急救知识讲座。讲座旨在帮助学生了解急救常识,培养急救理念,讲座内容针对小学生个性特点及接受能力设计,内容丰富,涵盖了救护新概念、心肺复苏、创伤救护、意外伤害和自然灾害的现场应急处理等。广大师生学生兴趣浓厚,参与互动积极,反响热烈。
9月9日,武汉市红十字会、青山区红十字会联合武汉新闻广播在青山江滩三弓路广场,举办 “我陪父母学急救 健康幸福到永久”社区行大型宣传活动。辖区街道(管委会)约300余名社区居民参加。
活动采取急救知识宣传、现场演示与居民现场互动相结合,穿插文艺演出。武汉市红十字会救护培训中心培训部部长李恒带来了精彩的急救课程。他讲解了心肺复苏的操作程序,并现场邀请四个家庭参与互动,使他们掌握了基本的急救技巧。随后讲解了气道异物阻塞的处理和火灾逃生知识。
&p;活动期间,武汉新闻广播的两位节目主持人现场宣读倡议书,倡导“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让更多的人学习急救知识,学习急救知识从儿童开始――儿童学急救,急救为儿童。在抢答游戏互动环节中,社区居民纷纷参与,现场气氛十分活跃。
武汉高铁工会艺术团的青山鼓舞、最艺青山情的歌舞表演和武汉新闻广播的独唱等受到社区居民的热烈欢迎。武汉市红十字会救护培训中心主任刘彤、青山区卫计委全体班子成员、青山区科协主席陈贵斌、武汉新闻广播电台总监苏红等参加活动。
9月10日,宜昌市红十字会、西陵区红十字会为区滨江小学的孩子们送去了2000余元的急救包和救护员教材,并组织70名六年级学生开展自救互救培训。
红十字自救互救师资志愿者杨老师通过生活实例讲解了自救互救技能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通过互动的方式讲解了心肺复苏、伤口包扎和气道异物梗塞等与孩子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急救技能,最后让孩子们亲身体验,巩固了这门救命技术。
黄校长欢迎红十字会经常到学校开展此类培训,共同努力为孩子们增加救护知识,增强安全意识。
同日,十堰茅箭区红十字会联合区教育局,在区文锦学校举行红十字“学校+社区”生命安全健康教育项目启动仪式,并开展第17个“世界急救日”宣传活动。
“红十字生命健康安全教育项目(“学校+社区”安全健康教育培训项目)”是由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发起,由国家彩票公益金出资的惠民项目。经过省、市红十字会逐级审批,今年6月,区红十字会通过终审,成为该项目在我市的唯一项目点。项目旨在普及群众性应急救护知识,提高自救互救能力,减少突发事件造成的人员伤亡,提高应急救护知识普及率。项目为期半年,于今年11月份完成验收。
在文锦学校,区红十字会组织200名学生开展急救知识理论和实操培训。市、区红十字会干部、市级红十字应急救护专家及10余名志愿者和部分文锦学校教师参与活动。市红十字会副会长魏津宣讲了红十字知识和 “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红十字急救专家、市太和医院杜成芬教授和她的救护小分队给同学们讲授急救知识,展示救护技能;模拟训练环节,每名同学在专家指导下,进行模拟急救操作训练,掌握基本的急救技能和技巧。现场摆放红十字宣传展板8块,观看群众1000余人,发放红十字知识、急救知识手册等宣传资料1000余份。湖北电视综合频道记者进行了全程访录。
活动中,专家和学生开展了深度互动,志愿者们反复进行模拟示范操作,不厌其烦地手把手教授学生们操作心肺复苏。200名学生在专家和志愿者的指导下,亲身体验,倾心领会,认真练习,很快把握了胸外心脏按压等急护操作的方法要领。
同学们纷纷表示:培训受益匪浅,不仅强化了生命健康安全的意识,还学到了很多应急救护的知识,掌握了一定的自救互救方法和技能技巧,并将在以后加强学习和实践,应用这些实用的救护知识,不断提高保护自己和帮助他人的能力。
9月12日,咸宁市红十字会联合市妇幼保健院在市温泉中学开展“急救知识进校园”培训活动。来自咸宁市妇幼保健院的医生护士们以“场景式+情景式”的授课方式,采用卡通图片、知识问答、互动游戏、逃生演练等形式,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深入浅出的实例,结合生动形象的PPT以及现场演示急救步骤等方法,向孩子们讲解了常见的动物咬伤、包扎、外伤急救、溺水等意外伤害的处理措施及心肺复苏急救方法等知识,还手把手向孩子们传授救护技能和操作要领。现场气氛热烈,集生动性、趣味性、知识性及实用性于一体的授课受到师生们的欢迎。
通过培训,孩子们感受到了急救培训的重要性,了解并掌握了自救互救基本知识和技能,大大提高了应对意外事故和危重病发生时的应急能力。(涂文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