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登录
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 各地动态

爱心薪火相传,襄阳市樊城区一家13口签器官捐献协议

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的97岁生日。

这天一大早,柴继军、柴继英姐妹俩兴冲冲地赶到了大姐柴继红的家中。当天上午,姐妹三人决定和他们的家人一起做一件重要的事情――签订器官捐献协议。

1.jpg

71岁的柴继红阿姨跟同龄的老伴蒋克昌住在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家属院,都是中共党员。柴阿姨的党龄是43年,而老伴的党龄比她还早7年。

“我们都是党员,赶在‘七一’当天签订器官捐献协议,很有意义。”柴阿姨说:“也算是实现了我们多年的一个心愿。”

柴阿姨是河北省秦皇岛人,出生在一个革命军人家庭中。她姊妹五人,都在襄阳。柴阿姨的一大家子20多口人当中,有多人在医院工作,其中中共党员有9人。

出生在革命军人的家庭,又生活在医生世家环境中,柴阿姨对生死看得很超脱,一直希望签订器官捐献协议,身后将自己有用的器官捐献出来,延续其他人的生命。柴阿姨的想法得到了大家庭中其他人的支持。

2.jpg

3.jpg

4.jpg

7月1日上午9时,樊城区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上门服务,柴阿姨家的13口人集体签订器官捐献协议。

柴阿姨三姐妹浑身上下收拾得干净利落,柴阿姨的儿媳妇宋秀玲更是身着大红色连衣裙,非常喜庆。“大家说今天是一个值得纪念喜庆而又有意义的日子,专门让我换上这套衣服。”宋秀玲笑着说。

来自樊城区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先跟柴阿姨等人详细介绍了捐献器官的相关知识和流程,然后指导大家一一填写相关材料。写完材料后,大家郑重地在材料上摁下自己的红手印。

柴阿姨的孙子今年13岁,正在读初中。如今正放假在家,他和父母一起签订了器官捐献协议。说起捐献器官,小伙子认真道:“人死后如果能把有用的器官捐献出来帮助他人,很有意义!”

5.jpg

柴阿姨及其多名家人称,不光希望身后捐献有用的器官,而且希望对骨灰采取环保的树葬模式。

据了解,樊城区红十字会曾为20多人集体签订器官捐献协议服务过,但像这种由一个大家庭十几名成员同时签订器官捐献协议的,尚属首例。

记者查阅相关资料后得知,选在“七一”当天由十几名家庭成员集体签订器官捐献协议的,在全市也属首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