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师范大学作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与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长期以来与省、市、区红十字会保持良好的沟通联系,并鼓励在校师生积极参与到红十字事业中来。2024年,超600平米、拥有20间教室的华中师范大学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基地在华师校医院正式建成,为高校开展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工作提供“华师样板”。
加强区校联动,探索创新合作模式
为进一步提升应急救护培训质量,华中师范大学与洪山区红十字会紧密携手,共同探索“校会合作”新模式。洪山区红十字会主动对接高校需求,给学校配发12套模拟人及AED设备,并培训了4名专职急救师资和76名兼职师资,为学校应急救护培训基地提供了良好的硬件保障和专业支持;学校严格遵循《中国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标准化手册》,面向师生开展系统化、规范化培训,目前已成功培训1000余名持证初级红十字救护员。
组建急救队伍,织密应急救护网络
华中师范大学依托基地培训的1000余名初级红十字救护员,成立了校红十字应急救护服务队,队员涵盖政工干部、教师、学生骨干、安保人员、医护人员等,实现了校园救护力量各个层面的覆盖,进一步提升了学校生命安全保障水平。同时,学校针对广大师生日益增长的心理健康需要,成立了心理咨询和宣传团队。近年来,咨询团队组织心理健康讲座130余场,为学校师生开展心理健康咨询服务累计25834人次。此外,学校还十分重视应急响应能力建设,根据校园实际不断完善应急处置预案,在校医院、运动场等人流量较大的场所配备了24小时一键报警系统,8台AED和多个急救箱也在校园内广泛分布。目前,全校高效、全面的应急救护网格体系已初步形成。
深化急救教育,拓宽普及范围
校应急救护培训基地不仅担负了应急救护培训的职能,还坚持将红十字精神与生命健康理念宣传融入日常工作。基地定期举办急救讲座、模拟演练和技能比赛,让急救知识以生动有趣的方式走进师生心中;每年开展的健康文化节更是急救知识与红十字精神传播的盛会,吸引了众多师生踊跃参与。同时,学校医护人员和急救师资还主动走进校园周边居民小区,向广大群众开展急救知识宣教活动。如今,“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的理念在校园及周边社区已蔚然成风。
未来,华中师范大学将继续以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基地为依托,秉持“生命至上、健康为本”的理念,深化“救”在身边的使命担当。通过持续创新培训模式、扩大服务半径、强化社会联动,广泛传播“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筑牢师生和社区居民的生命健康防线,为推进健康中国、健康湖北、健康武汉建设,培养更多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时代新人贡献华师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