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红十字会创新实施“12345”宣传工作模式,奋力推动造血干细胞捐献事业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3-08-03 14:28:15  来源:原创  文章作者:  浏览次数:80

近年来,在湖北省红十字会的领导下,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湖北分库管理中心(以下简称“湖北分库”)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红十字事业重要指示精神,创新实施“12345”宣传工作模式,绘就荆楚捐髓感人画卷,凝聚暖心正能量,在谱写造血干细胞捐献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中彰显新作为,作出新贡献。

锚定1个目标,弘扬捐献事业主旋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红十字不仅是一种精神,更是一面旗帜,跨越国界、种族、信仰,引领着世界范围内的人道主义活动。”造血干细胞捐献蕴含了红十字理念与文化,是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精神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路径。自2005年湖北省成功实现首例造血干细胞捐献以来,为580余名患者送去“生命种子”的同时,不断加强宣传工作力度,坚持“捐献一例、宣传一例、关怀一例”,广泛开展生命教育系列科普活动,深入挖掘造血干细胞捐献者感人事迹,弘扬正能量,引领新风尚,充分发挥造血干细胞捐献社会价值。

聚焦2个维度,谋求捐献事业新跨越

一是聚焦科普,揭开造血干细胞的“神秘面纱”。湖北分库创新科普内容与形式,线上线下共同发力,积极开展“用爱筑梦,生命接力”红十字三献知识高校演讲比赛、“医学专家带你了解造血干细胞捐献”线上直播等活动,向大众传播科学知识,提高大众对造血干细胞的认识,不断提升宣传科普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促使大众理性、科学看待造血干细胞捐献。

“用爱筑梦,生命接力”红十字三献知识高校演讲大赛。

二是聚焦宣传,营造良好的社会捐献氛围。湖北分库牢牢树立“平时每一项工作都是一次宣传好机会”的意识,努力用感人事迹感染人、用成功事例教化人、用鲜明导向引导人,持续打消群众对捐献工作的顾忌和疑虑,不断激发捐献热情,注重营造尊敬、崇尚捐献行为的良好社会氛围,使更多人加入到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的队伍中来。

重视3个“搭建”,奏响捐献事业最强音

一是搭建省市两级全覆盖工作体系,提升宣传工作实效。自2005年湖北分库成立以来,已建立17个市级工作站,积极探索在基层组织建设咨询点、服务点、采集点,实现了上下联通、全省一盘棋统筹推进。湖北分库坚持按照《湖北省红十字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统一部署、协调行动,结合各市州实际情况,明确落实规划的时间表、路线图和任务书,加强造血干细胞捐献宣传倡导,实现全省宣传全覆盖。

二是搭建高校宣传主阵地,积极开展宣传活动。高校一直是思想意识形态最具先进性、导向性的“前沿阵地”,其对于新思想、新事物的接受与传播非常迅速、非常深远。因此,高校作为造血干细胞捐献宣传工作的主阵地,其重要意义不言而喻。湖北分库深入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湖北大学等高校,积极开展“爱心相髓”生命教育活动,让“捐献造血干细胞无损健康”的理念深入人心,让莘莘学子成为捐献事业生力军。

“爱的灯火”博爱荆楚红十字故事汇活动。

三是搭建融媒体矩阵,形成大宣传格局。湖北分库顺应时代发展趋势,坚持自媒体和主流媒体、新媒体和传统媒体互相融合、互为补充,在学习强国、长江云等APP开辟专栏,在斗鱼、抖音等平台开展直播活动,并与楚天都市报、湖北广播电视台经视频道等媒体建立合作关系,有效搭建了“报、台、网、微、端、屏”一体化融媒体矩阵,形成大宣传格局,扩大宣传声量。2022年至今,湖北分库在人民日报、央视新闻、人民网、新华网等中央主流媒体的捐献者报道达34篇,总阅读量突破3.5亿次,取得良好宣传效果。

明确4个“坚持”,点燃捐献事业新引擎

一是坚持遵循捐献者个人报道意愿。湖北分库秉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充分尊重捐献者个人意愿,并严格按照相关文件要求,与每一例捐献者充分沟通,将宣传科普贯穿捐献工作全流程,打消捐献者及家属的种种顾虑,鼓励捐献者以亲历者的视角讲述自己的捐髓故事,为捐献工作提供坚实的舆论支撑和精神力量。

二是坚持捐献一例报道一例。做好典型人物报道,是开展正面宣传、引领舆论导向的重要方法。为消除种种认识误区,湖北分库在遵循捐献者个人报道意愿的前提下,坚持报道“美丽捐献者”,发挥榜样的力量,弘扬红十字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获得社会广泛认同,也有效推动了志愿者招募、再动员、采集造血干细胞等捐献工作环节提质增效。

三是坚持双盲原则。湖北分库在宣传报道中高度重视供患隐私保密工作,按照既确保捐献服务工作顺利又满足典型案例宣传的要求,控制知密范围,防范泄密行为,消除泄密隐患,将报道重点放在挖掘凡人善举、传播好人好事上,切实保护捐献者和受捐者的隐私权不受侵犯。

四是坚持舆情研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舆情跟踪研判,主动发声、正面引导,强化融合传播和交流互动,让正能量始终充盈网络空间。为掌握舆情引导的主动权,湖北分库坚持舆情突发事件处置与宣传同步启动、同时落实,密切关注舆论的倾向与动向,构建从监测、响应到预警、应对再到分析、总结的完整闭环流程,实现对舆情事件发展周期和舆情应对工作的全方位覆盖,确保以最快的速度发布最新消息,正确引导舆论。

践行5个“做好”,激发捐献事业新活力

一是做好推陈出新,与时俱进。“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在时刻剧变的互联网时代,湖北分库充分运用互联网思维,以丰富多样的形式讲述造血干细胞捐献故事,让广大群众常常用到、常常见到、常常想到造血干细胞捐献工作相关的新媒体产品,如表情包、MG动画、宣传短片等,使造血干细胞捐献宣传工作呈现出“形式活、受众多、有创新、有实效”的良好态势。

二是做好热点与宣传的有机结合。湖北分库以节日为抓手,依托“世界红十字日”“世界骨髓捐献者日”等节日,精心策划主题活动,广泛宣传造血干细胞捐献工作。此外,还要找准造血干细胞捐献工作在党和国家重大主题宣传中的切入点,形成强大的宣传声势。2022年5月31日,大学生邹伟为一名血液病患儿捐献造血干细胞。记者以“最特殊的儿童节礼物 从武汉到上海”为题,讲述邹伟捐献救人的义举,被光明网、中国青年报等媒体转载,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三是做好资源整合,借势“出圈”。一方面,要加强与主流媒体合作,借助其创意与推广能力,结合最先进的新媒体技术,策划一系列体现红十字精神内涵的宣传活动,提升造血干细胞捐献工作的知名度、认同度、美誉度。另一方面,要加强与高校、企事业单位、志愿服务组织合作,做到“一次报道,多种渠道,多次发布”,形成宣传合力。2022年,湖北分库志愿者周立杰的捐献故事登上微博热搜,微博话题#小伙捐骨髓公司将事假变2周带薪假#共有87家媒体参与报道,总阅读量达2.1亿次。

四是做好充分沟通,挖掘人物亮点。在采访志愿者时,要从其身份背景、工作经历上入手,让志愿者主动敞开“话匣子”。而在报道志愿者事迹时,要利用捐前、捐中、捐后时间节点,捕捉感人的故事点,找准群众的关注点,做到采写多角度、挖掘有深度、报道有温度。2023年5月,医学研究生余书婷被人民日报、央广网、环球网等媒体报道,微信推文《研究生余书婷,刚答辩完就“跑”了》在朋友圈刷屏。这篇报道巧妙地抓住了志愿者未毕业先救人的“新闻眼”,在标题上设置悬念,因此在短时间内火爆全网,达到超出预期的宣传效果。

五是做好人文关怀和典型评选。为调动志愿者参与捐献的积极性,湖北分库从贴身服务、荣誉激励两个方面加大工作力度,发挥先进人物示范作用,营造崇德向善的社会氛围。一是捐献时全程陪护照料,捐献后定期回访捐献者的身体状况,给予人文关怀,让他们感受到春风般的温暖。二是不断完善激励机制,将新闻稿件作为事迹材料,让捐献者的救人义举被大众熟知、被各级政府认可。2021年至今,宜昌、孝感、随州、恩施四地已将捐献造血干细胞行为纳入见义勇为确认范围,极大提升了捐献者的荣誉感、获得感。

全国无偿捐献造血干细胞奖代表上台领奖。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新时代开启新征程,新征程呼唤新担当。湖北分库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聚焦主责主业,全力争先创优,从根本上提升造血干细胞捐献宣传工作效能,推动造血干细胞捐献事业更快更好地向前发展。

来源:中国红十字报



湖北省红十字会网络信息中心维护与管理

Copyright © 2003-2020 www.hbsredcross.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8012613号-1

日浏览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