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点燃生命 三名志愿者捐髓打破我省纪录的背后

发布时间:2024-06-12 16:16:18  来源:原创  文章作者:  浏览次数:44

5月10日上午,在襄阳市中心医院造血干细胞采集室,三台血细胞分离机持续运转。躺在床上的三人不是病人,而是挽救素不相识患者生命的捐髓爱心人士。医院血液科病人及家属们得知这场打破我省纪录的造血干细胞采集接力后,纷纷竖起大拇指。

10日当天,襄阳市三名志愿者同室同时捐献,刷新我省地市级同一家医院单日捐献记录,湖北日报全媒记者采撷背后的故事。

捐髓“三人组”,打破我省纪录

“扎针疼不?”“不疼,放心吧。”5月10日上午8时许,三名志愿者在一问一答中互相打气。他们原本素不相识,这次因捐献造血干细胞而认识彼此。从5月6日开始打“动员剂”起,他们聊得最多的就是捐献的初衷。

骆驼集团员工小冰(化名)今年30岁,此前曾多次参加无偿献血,2023年加入造血干细胞志愿者队伍后,一直期待捐献的机会。今年2月,他被告知和一位3岁患儿配型成功,那一刻,小冰觉得自己很幸运,“我觉得通过这种方式救人,是好事儿,很有意义”。

与小冰一样,曾晓(化名)多次无偿献血。他是一名来自比亚迪公司的汽车技师,从2020年起,他无偿献血4次,献血量合计1500毫升。但他没想到,当时埋下的这颗挽救生命的“种子”会悄然开花结果。接到生命热线后,曾晓毫不犹豫地同意捐献。

另一名志愿者是80后的网约车司机阿成(化名),他有一个10岁的孩子,今年3月他恰好与北京一名10岁患儿配型成功。

“患儿和我们大儿子同年,我知道孩子对一个家庭的重要性,我很开心,没有什么比挽救生命更有价值”。阿成笑着说,收到消息后,他平时加强体育锻炼,注意清淡饮食,以最好的身体素质、最好的精神状态为捐献做准备。

生命之门,持续呼唤

2005年,武汉运丰船务有限公司员工周伟,向远在山东济南的一位白血病患者捐赠了骨髓,成为我省捐髓第一人。

“生命之门”悄然洞开的背后,有着鲜为人知的艰辛。2001年4月,中华骨髓库湖北分库宣告成立,当时被中国红十字会确定为全国11个省、市首批启动的分库之一。其主要职责是将志愿者骨髓中造血干细胞的相关检测结果登记下来,一旦有患者与其配型结果吻合,志愿者即可抽髓捐用。由于许多人都误认为捐献骨髓就是要“敲骨吸髓”,故对这一善举望而却步。

据了解,骨髓移植是目前治疗白血病等多种造血、免疫系统疾病的有效方法之一。只有移植双方的HLA(人类白细胞组织相容性抗原)分型结果吻合,才能移植。在有血缘关系的人群中,HLA配型结果吻合的几率为1/4,而在非亲缘关系的人群中,其配型成功的几率仅为8000至1万分之一。

“截至目前,我省的捐献数为645例,其背后是13万名入库志愿者的默默守护。”湖北省红十字会骨髓库工作人员介绍,这是一场与生命的竞速,用自己可再生的血液,挽救一个不可重来的生命,仍需要更多的爱心和勇气。

645例之一的阿成期盼地说:“我相信,随着造血干细胞捐献知识的普及,理解和支持的人会越来越多,同时也会有更多人参与这种救人的好事。”

来源:湖北日报客户端




湖北省红十字会网络信息中心维护与管理

Copyright © 2003-2020 www.hbsredcross.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8012613号-1

日浏览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