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是现在提到“冠状病毒”,身在武汉和全国其他地区的人们,也还会有担心害怕。我想我们对病毒的害怕,往深处去看,其实是对疾病和死亡的恐惧,人们往往无法接受失去所爱人的痛苦。面对这样的心理困惑,让我们一起来探寻疫情带给你的意义,一起探寻生命的意义。
首先,生命对于每个个体的意义在哪里呢?
大家想想,人如果可以永远活下去,那会是一个什么状况,当有无限的时间让我们享用时,想一想,第二天,你还想起床吗?你还想好好利用这一天的时间吗?“你好”还有意义吗?“再见”还有意义吗?
这就是没有黑暗就不知道光明,没有寒冷就无法理解温暖,没有死亡,我们就无法理解生命的意义。
由于我们没有世界上所有的时间,我们要知道事情的轻重缓急,分清什么对我们重要,什么对我们不重要。所以有限生命强化了个人选择和优先事项,从某种意义来说,是个人做出选择什么的重要性。
下一步,我们要了解心理咨询做的是什么?它并不是解决人现实的问题,咨询师不是去指导来访者,现实中你该怎么做,而是和你一起去探寻你生命的意义。
后现代心理学认为,人是自己生命的专家,咨询师是个合作者,去发现你自身就拥有的能量,这些能量并不是咨询师告诉你,而是你原本就有的,只是有时候被你遗忘、散落掉了。
在这次疫情中,身边有个朋友,她20多岁,因工作需要不能回家,担心自己感染上病毒,也非常担心不在一起的父母感染上病毒,她时时关心网上各种跟疫情有关的信息,因为有了这些焦虑和恐惧,让她晚上出现了失眠的状况。
我们说,有了焦虑和恐惧,并不是生生的让她去拿掉这些“不好”的情绪,焦虑和恐惧是人类从远古时代传承到现代下来的特有本能情绪,因为适度的焦虑其实对自己也有警觉和保护作用。
当这个朋友能客观的去认识病毒,甚至当她看到,自己过去面对压力和困境时的应对方法,她就重新获得了生命的掌控感。她有了力量感和掌控感后,她就能去看见这次疫情的意义。
经过和咨询师的交流后,这个女孩认识到在这次疫情中,她的承受力和耐力比过去增强了,对传染病的认知也有了以前没有的知识,虽然现在已经是后疫情时代,病毒仍然是那样的讨厌。她甚至认为,这在她人生中是一个难得的经历和体验,对于她的生命来说是一件“好的事情”,让自己和她的家人有了成长和关怀。
在这里,我推荐大家阅读罗洛・梅所著的《焦虑的意义》。
罗洛・梅指出:适切的焦虑能激发人的活力、与创造性成就有密切的内在联系。而不再是“精神健康就是没有焦虑”。焦虑是有意义的。尽管这层意义具有毁灭性存在,但也有建设性的部分。弗洛伊德和阿德勒说过,原始人最初的焦虑体验,是来自野生动物的尖齿利爪的威胁警示。这份焦虑促使人类祖先发展思考能力,以及运用象征与工具来拓展保护范围。
我们常常羡慕小孩无忧无虑,其实成年人更容易焦虑不仅仅是因为生活压力变重,更是因为我们的眼界变宽了,接触到的未知越来越多,焦虑也就随之而来。这也是焦虑积极的一个方面,从某种角度上讲,焦虑意味着我们认知的进步。
正常焦虑在日常生活中是很有意义的,举例来说,人类会产生文明,就是因为人类会觉察到自己的不完美,这也是焦虑的另一种表现形式。还有就是,和死亡有关的正常焦虑并不会给我们带来沮丧或者抑郁,反而让我们意识到生命有限,会让我们想要在此刻与他人更加亲近,这会让我们活得更负责、更热情,也会更加珍惜时间。
在产生焦虑的时候,努力静下心来,问自己这样几个问题:是什么让我焦虑?这件让我焦虑的事情,它到底是不是真的已经对我构成了威胁?它对我的威胁是什么?面对这个威胁,我掌握了什么资源可以解决它?这里说的资源是多样的,可以是我们的信念、技能和人际关系等等,然后再问自己,利用这些资源,我可以做什么?
焦虑并不完全是负面的,事实上,焦虑本来的功能就是保护我们不受伤害,焦虑情绪是身体对我们发出的渴望解决问题的信号,如果能建设性地处理好焦虑,让焦虑做向导,带我们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我们就能生活得更好。
(湖北省红十字会心理救援队 心理咨询师 黄伟伟)
注:
罗洛・梅[美],存在主义心理治疗的代表人物之一。生前长期担任着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和普林斯顿大学等名校心理学专业的教授。他曾获得美国心理学会的临床心理学科学和职业杰出贡献奖,《焦虑的意义》是他的代表作之一。《焦虑的意义》从哲学、生物学、心理学、文化学等多角度分析焦虑发生的心理本质及其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