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登录
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业务工作 > 基层组织建设

五维发力建家园 精准服务暖民心—— 咸安区红十字会“博爱家园”建设实践

  • 2025-09-23 10:38
  • 来源:咸宁市红十字会
  • 阅读:45次
  • 字体:默认超大

百年红桥横跨淦河,见证人道精神传承;博爱家园扎根基层,践行为民服务初心。2024年以来,咸安区红十字会锚定“打造基层红十字组织样板”目标,以红桥片区为核心,融合红桥历史底蕴与红十字“人道、博爱、奉献”精神,通过“精神铸魂、阵地筑基、志愿赋能、活动连心、实干见效”五大路径,构建集示范展示、实践服务、精神传承于一体的“博爱家园”体系,其创新实践获河南省人大调研组“真正让红十字精神走进老百姓心坎”的高度评价。

一、以红铸魂:激活历史基因,构建精神传承体系

红桥既是百年文物建筑,更是红十字精神传承纽带。从 1921年中国红十字汉口分会第二救护队依托铁路转运危重病人,到保路运动、北伐战争中百姓支援伤员,再到新时代张云等人跳水救人,红桥始终是精神的见证者与践行者。咸安区红十字会深挖资源,打造立体化传播矩阵。

(一)创新传承载体。打造“红桥历史文化长廊”,录制亲历者后代“口述历史”;常态化举办“红十字与红桥”主题分享会;在红桥文化路段融入红十字元素,实现“行走即学习”;在博爱学校十二小建文化墙,构建“家校社”联动传播圈。

(二)构建浸润机制。将红十字文化与社区环境、学校教育、家庭实践结合,形成全方位培育体系。中国红十字会调研组肯定其“为红十字知识传播提供鲜活载体”。

二、以阵筑基:整合服务资源,织密民生保障网络

秉持“群众需求在哪,阵地就建在哪”理念,以红桥为核心打造多层级服务矩阵,构建“15 分钟人道服务圈”。

(一)打造核心枢纽,红十字综合服务站功能完备。红十字综合服务站集成四大功能——应急救护实训(配备AED、救生设备,开展“碎片化”培训)、基础健康服务(免费测血压血糖)、“三献”宣传(设知识角,每周安排献血车)、防溺水防护(联合学校开展“急救小超人”培训,构建“10 分钟防溺水生命圈”)。

(二)延伸服务触角,博爱驿站成为暖心港湾。设“身心关怀服务角”“红十字雨暖小栈”“博爱物资角”(免费开放至21:30),搭建“微心愿墙+众筹箱”平台,精准对接群众需求。

(三)创新移动载体,拓展服务覆盖范围。增设带红十字标志的遮阳伞(兼具宣传功能)、“博爱信箱”,收集需求与建议,闭环解决问题并转化宣传素材,有效提升了红十字服务的可达性和满意度。

三、以志赋能:健全激励机制,激发全民参与活力

通过“榜样引领、机制激励、场景搭建”,推动志愿服务全民化。

(一)发挥头雁效应,用身边榜样带动群众参与。在救人英雄张云超市设“博爱志愿服务岗”,展示其事迹,设置捐赠二维码;张云夫妇定期开展防溺水安全教育,形成“一人带一群、一群暖一片”效应。

(二)建强专业队伍,提升志愿服务质量水平。组建“老兵红盾志愿服务队”,退役军人与社区志愿者每月开展护桥护河、设施维护等行动,实现“红色传承+生态保护”双赢。

(三)搭建参与平台,拓宽全民公益渠道。发动理发店为特殊群体免费理发,在红十字会节点慰问志愿者;暑期设公益摊位发放降暑饮品;定期举办“博爱夜市”,融合急救培训、“三献”宣传等,让公益“接地气、聚人气”。

四、以活动为媒:聚焦群众需求,打造精准服务品牌

围绕“一老一小”与日常需求,以“四季有主题、月月有活动”开展特色服务。

(一)品牌活动提质增效。“5·8 博爱周”开展急救培训、健康义诊、困难慰问“三大行动”;“一单元一名救护员”计划实现红桥两岸社区全覆盖,2025年成功救助低血糖老人、挽救跳水学生。

(二)重点关怀精准暖心。针对儿童,开设“快乐星期六”托管班、暑期助学班、“小小救护员”体验区;针对老人,开展重阳体检和理发、春节“博爱送万家”、“博爱食堂”、“邻里百家宴”等服务,推行“一日三问”关爱机制。

(三)四季活动常态惠民。春季“急救知识风筝节”、夏季防溺水竞赛、秋季知识问答、冬季“冬日暖阳”行动,结合端午等传统节日开展慰问,让群众“时时感关怀、处处体温暖”。

五、以干见效:强化基础保障,彰显人道服务效能

通过夯实组织、提升能力、创新筹资等方式,打造可复制的“咸安经验”。

(一)组织建设全面加强。建成343个基层组织、153支服务队、8016名志愿者,实现“五统一”管理,构建“区—街道—社区—片区”四级体系。

(二)业务能力持续领先。连续三年获全市业务综合一等奖,连续两年获全省应急救护培训一等奖,器官捐献获全省二等奖;培训覆盖19万余人次,持证救护员数量居全市首位、全省前列。

(三)资金募集成果显著。“湖北省第三届数字公益节”线上筹资56万元(全市第一、全省第九),三年累计募集款物超 1100万元,2024年达762万元创历史新高;救助白血病患儿40余名,发放款物270余万元,组织献血6600余人次。

(四)服务品牌广受认可。青龙山博爱主题广场入选全省创新案例,三年发布报道960 篇;系列活动获居民好评,“咸安经验”获广泛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