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12月22日,中国红十字会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视频)在京召开,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隆重表彰全国红十字系统为抗击疫情作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和优秀志愿者。我省15个单位、13名个人、26名志愿者受到表彰。为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弘扬伟大抗疫精神,博爱荆楚微信公众号持续刊登我省受到表彰的先进个人、先进集体和优秀志愿者的感人事迹,希望全省红十字同仁以他们为榜样,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断推动湖北红十字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中国红十字会湖北备灾救灾中心:
闻令而动 为疫情防控做好捐赠物资转运工作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中国红十字会湖北备灾救灾中心(以下简称“备灾中心”)承担湖北省红十字会捐赠物资转运任务。全体干部职工在党支部带领下,克服重重困难,慎终如始,忘我工作,较好完成物资转运任务,为疫情防控工作交出合格的答卷。
闻令而动
始终坚守“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1月22日,接到省红十字会紧急通知后,备灾中心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积极请战,第一时间做好疫情防控准备。宣传学习贯彻落实中央和我省关于疫情防控的相关要求,不折不扣落实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和省红十字会关于接收捐赠款物的相关规定和工作要求。落实岗位责任,坚持专人负责制、首问负责制,责任到人;强化24小时应急值守。全体党员干部讲政治、顾大局,坚决服从党组安排,面对困难,迎难而上;全体职工舍小家顾大家,勇于奉献,不惧牺牲。备灾中心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进一步增强。
依法履职
坚持“两条线作战”,疫情防控和物资转运工作“两不误”。对内,做好单位内部的防控工作;对外,履行捐赠物资的转运责任。坚持捐赠无小事。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标准、总会、省疫情防控指挥部和省红十字会有关仓库管理的相关要求来做好物资的转运工作,做到转运及时、程序合规、数据准确、手续完整。坚持不积压、零库存。对入库物资做到卸车“一次清”,及时上下车、验收、分类、整理、清点、及时办理出入库手续;加强物资在库管理;按照上级分配通知及时发往疫区,与各物资接收单位保持对接,确保每批物资能够安全及时送达,接收手续能够及时收回,转运信息及时更新,转运资料及时归档;账务日清日结;出入库登记明细及时更新上报;办结信息及时反馈。宁可“人等车”,不能“车等人”。保障所有捐赠物质运输装卸24小时全天候在线,随到随卸,随时装车,车辆、装卸、志愿者随时待命。坚持多方物流准备,紧急时期坚持效率优先。优化配载流程,采取专车、物流、自提、龙卸(入出库同时进行)等。随时在途跟踪服务,24小时电话不断,不漏过每一个信息,确保物资运送全过程管理。坚持单位疫情防控措施到位。宣传防控政策和知识,加强人员教育管理,设置门卫检查岗,对进出人员进行登记、测温、消毒、验码等,加强人员防护,保持人员思想动态稳定,把各项防控措施落实到位,形成联防联控、群防群控的氛围。
全员上阵
在疫情防控需要时,备灾中心全体干部职工,克服封城、交通禁止、断路、小区封闭、生活保障困难,告别家人,千方百计、义无反顾返回工作岗位,投入到捐赠物资转运中,2个多月没有任何人以任何理由中断过1天工作,没有任何一个人退缩。全员上阵,协调管理、安全、防控、验收、搬运、核对、记账、包装、司机、押运、联络员、宣传记录、后勤保障等,24小时待命。每天从早6点一直干到最后一批物资出入库,往往都在晚7点以后了,为了物资出入库日清日结,而有些同志还在核对、完善当天出入库数据、手续、记录电子和人工账,确认还有哪些物资在途、送到的物资收据催收,安排第二天要出库的车辆、装卸、预估将要入库的物资,往往都到深夜,有时甚至凌晨。
服务优先
物资转运工作是解决捐赠“最后一公里”的关键节点,不能形成“肠梗阻”。对每笔货物到达大致时间进行对接,统筹提前规划好库容,及时反馈到库物资详情,提请上级报批分配计划,动员车辆、设备、装卸作业人员,不让送货司机滞留,不让基层接收单位等待,不让捐赠者失望,做到了物资随到、随卸、随出库。往往为了跟踪物流走向,负责联络的同志24小时电话不断,确保随时接听,随时回复,没睡过一次安稳觉,特别是疫情前期。做好物流、运输、手续的服务工作,对上做好承接、对外对下做好服务。配合省药监局做好防控物资特别是医用物资的现场抽样检测等工作。
勇于担当
疫情防控期间,备灾中心多人深入武汉金银潭、同济、协和、中南等一线医院及机场、武汉国博仓库等运送物资。每天面对来自四面八方的物资、设备、车辆、司乘作业人员,流通环节复杂,不可知因素众多。面对疫情风险,在做好防控的前提下,备灾中心全体干部职工坚定执着、一往无前、忘我工作、乐于奉献,单位负责人始终坚守一线靠前指挥,党员同志始终冲锋在前,老同志主动迎战,年轻同志积极请战,没有人有怨言,真正体现出备灾中心敢干事,不误事、能成事。
工作成效
疫情期间,备灾中心累计完成103批次、9,569,818件(箱)、价值77,048,956.93元物资入库;完成548批次、9,569,818件(箱)、价值77,048,956.93元物资出库;完成总会5批次、12,500件(箱)、价值2,754,700.00元物资出库;合计转运655批次、19,150,136件(箱)、价值156,852,613.86元。动员车辆390余台次;动员志愿者和装卸人员近2500余人次。实现捐赠物资转运零误差、零库存、安全零事故,疫情防控零感染。
余素林:
连续奋战60余日 助力疫情防控物资保障
余素林,女,孝昌县红十字会专职副会长、党组成员。自疫情发生以来,她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各项决策部署,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大力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敢于担当,冲锋在前,代表孝昌县红十字会迅速到岗到位在县指挥部开展物资募集工作,夜以继日与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和爱心企业对接联络我县急需紧缺医用物资和生活物资。接收捐赠物资折价110余万元,接收上级拨付捐赠资金10557264.22元,按照捐赠者意愿将定向物资拨付到定向单位使用,非定向款物拨付到县防疫指挥部用于采购抗疫物资。在日常募集和接收上级下拨物资的同时,及时向社会公示公开。代表物资组对接接收物资联络人,答谢捐赠企业和爱心人士。亲自清理接收分配物资台账,与县审计局对接完成好审计工作。在整个疫情期间,她恪尽职守,攻坚克难,人手紧缺时与志愿者一起搬运物资,连续奋战60余日积极地参与到全县的防控工作之中,舍小家顾大家,为我县打赢疫情防控战提供了充足物资保障,表现特别优秀。
争取支持,主动担责
物资组成立之初,人员缺乏,信息不畅,她敢挑重担,一是主动争取指挥部支持,成功动员小组成员单位吸纳多名得力工作人员加入物资组,使物资组人员保障到位。二是压实工作责任,召开小组会议,精准划分成员职责,形成完整物资运输链条。三是以身作则,牢守“红线”,物资接收转运工作做到无疏漏、无损耗。
不畏困难,深入一线
社会各界爱心捐赠涌现,物资接收频繁,她经常不辞辛劳,身兼数职做好物资接收工作;不分昼夜与捐赠方对接,因时差原因,有时国外友人凌晨打她电话表示捐赠意愿,她会从睡梦中醒来接听,并联络好捐赠事宜。因用嗓过度和疲劳作战,她带着沙哑的嗓子边工作边服药,一刻也不愿停下工作的脚步,坚持到疫情防控取得胜利的那天。
统筹有方,急重缓轻
坚持每日对库存物资进行盘存清点,掌握物资种类和数量,做到心中有数;合理编制使用计划,报物资保障组负责人审批,严格依据审批计划进行物资发放,发放后严格按程序分配,杜绝了挤占、挪用、浪费行为。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疫情防控常态化工作还在继续,她也仍在不遗余力处理疫情防控常态化工作,只为让每一份爱心都落到实处,为红十字增光添彩。
陈咏霞:
捐献血浆 致谢恩人
陈咏霞是湖北广水人,2008年来汉务工。2020年1月18日,陈咏霞发现自己出现发烧、气喘并带有轻微咳嗽的症状,随后前往武汉市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检查,被确诊为新冠肺炎。护士长迅速安排她入院,医疗期间,她受到来自政府、医务工作者、社区工作者的全力救治和精心照料,于2月9日治愈出院。
出院后的第3天,一则消息引起陈咏霞的注意: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省科学技术厅、省红十字会联合发出新冠肺炎康复者血浆捐献倡议书。她立即与家人商量,很快达成共识,决定捐献自己的血浆,为打赢防疫攻坚战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2月20日,她前往江夏区人民医院爱心献血屋,捐献血浆400毫升。那天天气晴朗,陈咏霞起了一个大早,难掩激动,这是“重生”的她第一次出门。在与病毒抗争的一个多月里,她瘦了整整10斤。针管扎进纤细的手臂,只要拳头稍微放松,血流就会停止。陈咏霞只好死死攥住拳头,掌心渗出一层细密的汗珠,“一想到我的血浆,可以帮助到更多的人,我就浑身有劲儿,彻底活过来了,这是出院那会儿都没有的。我想,这应该就是‘重生’的感觉吧。”献完血浆后,医护人员热情地给她拍了张照。照片中,陈咏霞双手拿着捐献证书放在胸前,虽然戴着口罩,眼角眉梢却透着笑意。
两天后,医院打电话过来告诉陈咏霞,她捐献的血浆救回了1名重症患者。
4月底,陈咏霞和丈夫重新回到了工作岗位,生活渐渐步入正轨。清早7点出门,晚上8点归家,每天在工地上忙碌13个小时。陈咏霞更瘦了,丈夫也黑了一圈,但夫妻二人却干劲十足,因为身体完全恢复了,没落下一点毛病。
难得的工作间隙,陈咏霞总会想到那位及时将他们收治入院的护士长,还有全力救治他们的江苏援汉医疗队,虽然看不清他们的模样,不知道他们的姓名,但她说她会永远记得他们的恩情。他和家人亲历了这座城市的苦难,也感受到这座城市的善意与温暖。在武汉打拼12年,现在他们最大的愿望就是努力工作,争取早日在武汉落户,通过奋斗留在这座温暖的城市。
如今治愈出院已经10个月了,手机内存时常“告急”,但2月20日那天护士给她拍的捐献血浆的照片却一直舍不得删除。这是她重生的见证,也是对救命恩人致谢的一种方式。
作为一名普普通通的进城务工者,陈咏霞在确诊的紧急时刻得到及时医治,又在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关键时刻响应倡议,挽起衣袖捐献血浆,以实际行动展示着血浓于水的同胞情谊,为那些与病毒殊死搏斗的重症患者送去最有力的帮助。
截止2020年8月22日,湖北全省累计动员2981人次新冠肺炎康复者捐献抗“疫”血浆97.9355万余毫升。血浆捐献志愿者用热血浇筑希望,他们传承着人道、博爱、奉献精神,也是这场战役中最美的逆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