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州市80后红十字志愿者陈迪志,于“5.8世界红十字日”赴北京捐献造血干细胞,成功拯救上海一名4岁儿童白血病患者,中国红十字会副会长王汝鹏亲切慰问。他的义举得到社会广泛赞誉,并被评为鄂州市道德模范。
为了进一步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鼓励青年志愿者加入无偿捐献造血干细胞行列,推动鄂州市“三献”工作迈上新台阶,鄂州市红十字会、市文明办、团市委、鄂州职业大学红十字会,于2016年11月10日在鄂州职业大学大礼堂举行鄂州市红十字志愿者无偿捐献造血干细胞先进事迹报告会暨鄂州职业大学红十字会招募志愿者活动。
陈迪志在会上讲解了造血干细胞重要作用,医学专家称其为“生命的种子”。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造血干细胞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越来越多的疾病要借助造血干细胞移植进行治疗。
据悉,造血干细胞移植可用于治疗肿瘤性疾病,如白血病、某些恶性实体瘤等;以及非肿瘤性疾病,如再生障碍性贫血、重症免疫缺陷病、急性放射病、地中海贫血等。近年来,随着医学界对造血干细胞研究的日渐深入,科学家们发现,造血干细胞在被诱导分化后,还可转化为心肌细胞、肝脏细胞、神经细胞……让患者就有了康复重生的希望。
鄂州市中心医院梅老师、市中医医院凤凰街办社区卫生服务站彭老师,现场演示自救互助、心肺复苏、防踩踏技能。共培训师生360余名,发放宣传料2000余份。
学习自救互救的意义在于,培养学生的自主、自立和互助能力。同时,提升大学生品德素养,在对他人的救护帮助过程中,提升学生向上、向善的道德素质。让更多的学生踏入社会后,能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应对更多的突发事件和意外伤害事故的处理,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让大学生融入这个社会,融入鄂州市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和青年志愿服务活动。
鄂州,报告会结束后,大学生在献血车前排起一条长龙,积极参与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登记。大学生纷纷表示,听了报告会后非常感动,世间有爱,人间有情,愿以实际行动为社会奉献一份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