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湖北省十堰市31名志愿者逝后捐出器官。这一年成为十堰启动人体器官捐献工作以来捐献人数最多的一年。
近年来,在十堰市红十字会等单位的大力推动下,“挽救他人,延续自己”的大爱之举,成为很多市民在生命最后的选择。
历年之最:31人捐献器官
2013年7月,十堰市启动人体器官捐献工作,专门成立人体器官捐献工作委员会、人体器官捐献工作站、人体器官捐献专家组等机构和组织。
十堰市人体器官捐献工作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市红十字会,各县市区设立了10个人体器官捐献工作站,全市二级甲等以上医院设立人体器官捐献联络点,科学地组织器官捐献、获取与分配。
十堰市人体器官捐献工作由市红十字会负责。作为全市唯一一家可以进行器官捐献和移植的医院,国药东风总医院主要负责肾脏、肝脏、心脏等人体器官移植工作。
十堰市红十字会人体器官捐献办公室数据显示,2013年,该市实现人体器官捐献2例,2014年20例,2015年26例,2016年25例,2017年19例,2018年14例,2019年31例,2020年已成功捐献8例。7年来,累计145人捐献器官379个,379名患者重获新生。
2019年,全市成功捐献人体器官31例,是十堰市开展人体器官捐献工作以来,捐献人数最多的一年。
单周记录:实现捐献5例
2019年7月底8月初,对十堰市红十字会器官捐献协调员来说,是最忙碌的一周。他们先后完成5例人体器官捐献的协调工作,创造了单周人体器官捐献记录。
这些捐献者分别来自竹山、竹溪、房县、郧西,年龄在20岁至50岁之间,他们共捐献了10个肾脏、5个肝脏、5个心脏,延续了20个患者的生命。
在国药东风总医院接受治疗的10名尿毒症患者等到了肾脏移植的手术。这些患者既有本地患者,也有来自荆门、恩施,以及福建等地的患者。5个肝脏、5个心脏被分配到武汉、上海、杭州等地,为等待器官移植的患者带去希望。
国药东风总医院器官移植中心主任郭小军介绍,器官移植手术不同于其他手术,通常器官从供体内取出后,6小时内一定要行移植手术,以保证器官和手术的质量,提升受体的存活率。因此,手术时间与器官获取完成的时间息息相关。一旦获取器官,无论什么时候,都要争分夺秒准备手术。
全省首次:直升机千里运器官
2018年1月28日,竹溪12岁的亮亮(化名)因为急性脑病引起呼吸衰竭,生命已无法挽回。弥留之际,亮亮的父母替孩子做了一个决定:捐献肝脏、肾脏。十堰市红十字会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与亮亮的家属签订了中国人体器官捐献协议。
亮亮的两个肾脏被分配到国药东风总医院的两名尿毒症患者身上;一个肝脏被分配到武汉同济医院,用于挽救一名重度肝功能衰竭患者。
当时,十堰遭遇大雪天气,高速、国道道路结冰,陆路运输极为困难,无法在规定时间内保证器官的运输。国药东风总医院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向十堰市120急救中心、市红十字会求援。经过周密调度,十堰市120金汇救援直升机从十堰市人民医院直飞竹溪县。
从竹溪到十堰,仅用了97分钟,亮亮捐出的两个肾脏运抵医院,移植到两名尿毒症患者身上。捐献的肝脏通过飞机从十堰运抵武汉同济医院,挽救了一名患者的生命。
转运器官争分夺秒,这次竹溪、十堰城区、武汉三地上演的空中生命接力,成为全省首例通过直升机运送移植器官的案例。